佛山婚庆租车-沃尔沃汽车换帅 吉利汽车不做联想

发布时间:2013.12.28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因为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让两个行业里的两个品牌,吉利和联想的并购案被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讨论。

  沃尔沃这艘漂浮在海中的巨轮,或将迎来一位新的船长。6月25日出版的德国日报《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大众汽车美国区CEO 斯蒂芬·雅克布将接过沃尔沃现任CEO斯蒂芬·奥德尔的接力棒,任期从今年8月份开始。

  事实上,关于沃尔沃换帅一事从今年5月份开始就已流传开。还有媒体撰文分析称,沃尔沃轿车CEO一职将由曼恩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哈坎·萨缪尔森接任。

  目前,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新闻发言人袁晓林未就换帅一事发表意见。但很显然,吉利在沃尔沃换帅一事中起了主导作用。因为就在6月23日,福特汽车欧洲CEO约翰·弗莱明就称,预计沃尔沃与中国吉利的交易将在第三季度完成,而这也与沃尔沃新CEO上任的时间不谋而合。

  由此看来,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的李书福又走了一步险棋。然而在换帅之外,如何打造沃尔沃的未来,不再重走联想收购IBM的老路,也许才是李书福更应居安思危的命题。

  吉利非另一个联想

  尽管轿车、电脑是两个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但因为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让这两个行业里的两个品牌,吉利和联想的并购案被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讨论。

  同样作为收购方,吉利和联想当年的收购行为一样被比喻为“蛇吞象”,因为论企业实力和企业历史来说,被购方实力更强,联想以较少的成本拿到了国际知名企业IBM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吉利则收购了有“世界上最安全汽车”美誉的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但商场即战场,尽管开局顺利实现了成功收购,但谁也左右不了结果。联想从2004年收购IBM以来至2008年底,欧美业务除了2008年3月有过短暂的盈利,其余时间都是亏损的。联想2008-2009财年报告也显示,联想巨亏2.26亿美元。表面看起来,联想遭遇困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积累下来的国际业务执行力不强,业务架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调整滞后等问题凸显。如此来看,沃尔沃本身存在的国际业务不强的短板一样让人有着其可能重蹈联想覆辙的担忧。

  但业内也有不同的意见,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这样的担忧纯属多虑。在他看来,尽管两家国内企业的并购案有着诸多的相同处,但是并购对象的业务实力和并购方式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它们的结果。他表示,IBM是把手中已不赚钱的PC业务甩卖给联想,而吉利收购的是在安全口碑、汽车技术、新能源技术都仍走在前沿的沃尔沃。联想收购IBM的模式是联想加IBM等于新联想,IBM产品被冠以他标,这就容易造成老用户的不信任。而当年试图借用IBM打开北美市场的联想,也因当地业务连年亏损,不仅导致企业领导层大部分精力被转移,还被IBM吸走了大部分资金,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而对于吉利,其收购沃尔沃后不久,就承诺将保留沃尔沃品牌的完整性,实现品牌单独经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联想收购案顾此失彼的再度出现。

  不可回避的是,未来的沃尔沃品牌必将会受到吉利的影响。国内艺人周立波曾经戏谑:“人生最幸福的是,刚买了一辆吉利就变成沃尔沃了,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是刚买了一辆沃尔沃,它忽然变成吉利了。”也从侧面反映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外界的一种担忧:吉利集团在削减沃尔沃汽车成本、提高其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会不会降低沃尔沃的品质和形象?

  贾新光认为,外界已经把品牌经营和品牌归属混为一谈。“品牌作为可以买卖的东西,转嫁他人是很正常的事,就好比吴冠中的收藏品,归属何人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保持它应有的价值。”贾新光说道。从目前塔塔接手后的路虎、捷豹销量的一路高歌来看,经营方式对于企业发展更为重要。

  贾新光还表示,相对于古典的英国汽车风格、经典的德国风格、浪漫的法国风格,具有简洁、内向、收敛的沃尔沃品牌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作为小众品牌,沃尔沃在全球市场份额相对固定,而中国市场对沃尔沃而言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这是吉利吸纳沃尔沃后必须把握的一点,也是更快能出成绩的。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沃尔沃品牌价值在被吉利收购后是否会贬值现在还需观望。“沃尔沃在全球市场能不能走下去,要看当地消费者之后对沃尔沃的认知,吉利肯定会在这方面下足工夫,但这也是不好把握的。”

  然而对此,李书福似乎早已胸有成竹,沃尔沃新任CEO的委任就是他走的一步重要的棋。尽管大部分CEO的作用都不像表面看来那么重要,但是谁来掌舵沃尔沃对李书福来说的确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找到对欧洲市场有丰富经验的掌舵人,让多年笼罩在亏损阴影下的沃尔沃更好地乘风破浪;另一方面,李书福收购之初立下的要在两年内扭亏为盈、年产销百万辆的雄伟目标也让其远航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