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压垮孩子

发布时间:2013.12.28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我问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你感到快乐吗?”她说:“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作业太多。”我又问这个女孩的母亲:“你感到快乐吗?”她说:“快乐。”“为什么快乐?”“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

  由此我发现一个问题,父母的快乐,不等于孩子的快乐;孩子的快乐,也不等于父母的快乐。孩子快乐的时候,父母不一定快乐;父母快乐的时候,孩子不一定快乐。

  著名作家李燕子,根据自己当教师的亲身经历,写了一部反映儿童题材的小说,书名叫《差等生》。其中最感人肺腑的一句话,就是小说中贪玩的孩子冬冬得出的一个结论:“做一个小孩子一点都不快乐!”

  既然是“差等生”,那就肯定不会快乐。几乎每个家长,都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追究到“贪玩儿”上。并不惜以各种手段,强制孩子不得随便玩乐。而“贪玩儿”又正是孩子们的乐趣和天性。于是,一个要寻找乐趣,一个要限制乐趣,一个要释放天性,一个要压抑天性。而在这场较量中,失败的又往往是儿童。放学了想玩一会儿,不让;星期天想跑一会儿,不让;晚上想看一会儿电视,更不让。就这样天天都面对着父母严厉的目光,他们怎么能够快乐?

  不仅是“差等生”不快乐,很多的“优等生”,也经常不快乐。这次考了前几名,父母都高兴。但谁敢保证,下次考试还在前几名?而且父母的“胃口”,也往往越来越大。这次考了第三名,还希望你考第一名;考了全班第一名,还希望你考全校第一名。以至于很多的孩子,不得不为了父母的快乐,而长期处于紧张和疲惫之中。

  父母们也有自己的话说。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吗?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一辈子没有体面和幸福的生活。但这些父母忘了一个现实。天底下,并不是只有“好大学”一条路。而且有一些学生,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也到不了前几名。让孩子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再说,父母的愿望不等于孩子的愿望,父母的理想不等于孩子的理想。为了自己的荣耀,而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儿童追求知识,而不是知识追求儿童。”求知欲是每个儿童的本能,对于有兴趣的东西,你不让他学,他也要学;对于没兴趣的东西,你强迫他学,他也不学。所以父母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的好奇,开发孩子的智慧。我儿子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专门喜欢兵器知识,为此我给他买了很多相关书籍。中考以后,又想做生意。几个同学,利用暑假到大街上卖羊肉串。但这一切,不但没有影响他的学习成绩,而且为以后的成长进步积累了丰富经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孩子的快乐,也是父母的快乐。

  让孩子快乐,方法其实很简单。我的建议有八条:第一,不要在意孩子的成绩;第二,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第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第四,不要限制孩子的兴趣;第五,不要抱怨自己的艰难;第六,不要去和别家的孩子攀比;第七,不要给孩子制定任何目标;第八,不要让家庭生活枯燥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