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儿童权利,回答应是每一天

发布时间:2013.12.28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儿童节一年只有一天,保护儿童权利,我们的回答却应该是“每一天”

  儿童节前,一条新闻引人关注: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留守儿童5000多万,各地省一级关爱留守儿童的品牌活动有60多项。

  这则新闻,让人对儿童节的意义有了另一层认识。节日不仅要给孩子们幸福的一天,更是为了唤醒社会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实际上,“六一”儿童节的确立,就是为纪念1942年发生在捷克利迪策村的一次屠杀,其最初的也是最终的目的,都是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是构成人一生最重要的部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儿童成长,让他们成年后有更多机会取得个人成功并造福社会。儿童也是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世界最终是他们的,人类的种群和社会都需要一代代儿童的成长来延续。

  同时,正如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所说,“世界上的儿童是纯洁、脆弱、需要依靠的”。他们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对外部世界都缺少抵抗力,容易受到伤害。作为无法独立生活、更无法为自己主张权利的群体,儿童尤其需要全社会悉心呵护。

  陶行知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尽管我国有多项法律法规保护儿童权益,却仍有一些人“小看小孩小”,侵害儿童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

  个体层面上,我国0—14岁儿童由于成人疏忽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伤害,发生率为10%。校园惨案、血铅超标、踩踏事故等屡见报端。群体层面上,功利化的教育挤压着孩子们的快乐,基础教育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儿童福利水平相对滞后,还存在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子女、艾滋病致孤儿童等“困难儿童群体”。

  让人欣慰的是,很多人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众人的爱心汇聚起托举明天的力量;代课教师站在清贫的讲台,向孩子们讲授文明;志愿者无私奉献,点亮大山之中孩子们的心灯……“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儿童节是唤起社会关注儿童的节日,这个节日也理应属于他们——这些为儿童而努力着的人们,因为他们在为社会守护着良知,为世界构筑着未来。

  智利诗人密斯特拉尔有一首诗:“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等,但孩子们不能等。……对孩子,我们的回答不能是‘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儿童节一年只有一天,保护儿童权利,我们的回答却应该是“每一天”。